EN

行政總裁業務回顧

烏雲背後總有光明,提醒我們在困難中仍要堅守信念,就如我們見證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終於隨著二零二二╱二三年度完結而消散。今年亦正值房協踏入鑽禧之年。房協自成立以來一直堅守以創新房屋方案服務社群的傳統,秉承此宗旨,我們確立為香港市民「創建宜居 ● 永續共融」的目標。

我們將信念付諸實行,並於年內取得多項成果,包括增加房屋供應、推廣「居家安老」、支援有需要的居民,以及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房協已制定全面的建屋計劃,儘管項目施工及跨境物料供應於年度初期曾經受阻,各項工程現已按計劃全速進行。面對歷史新高的建屋量,確保項目質素、按時完工以及保障安全,對我們而言同樣重要。

房協一直以安全為先。我們對二零二二年九月於安達臣道石礦場R2-2號用地發生的工業意外深感難過。工地已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引入十項智慧安全方案,確保建築工地安全得到最佳實踐。

房屋計劃有序推進

我們迎向各種挑戰,制定多項可行的房屋計劃,以支持政府的房屋政策。現時,正在規劃或興建中的項目進展良好,包括出租屋邨重建、資助出售房屋、專用安置屋邨及長者房屋項目。相關項目計劃於未來二十年興建約四萬五千個單位,當中一萬七千個住宅單位預計於未來五年落成。

重建舊出租屋邨

舊出租屋邨重建是房協持續提供優質住屋的其中一項工作,並已就此展開全面計劃,將重建部分樓齡已屆五十年和設施老化而難以滿足居民需要的屋邨。

年內,隨著受影響租戶完成調遷,明華大廈第二期重建項目的清拆工程已經展開。漁光村及觀塘花園大廈第二期的重建規劃亦繼續進行,其中漁光村有關稍微放寬建築物高度的規劃申請已獲通過,而觀塘花園大廈重建的規劃大綱則在審批當中。

資助出售房屋

沙田「綠怡雅苑」、將軍澳「翠嶺峰」及屯門「翠鳴臺」三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餘下二十七個單位,已於年內全部售罄。

五個分別位於馬會道、啟德第2B區1號用地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現正施工;元龍街項目的規劃申請亦已經獲批。所有相關項目預計於二零二五年起陸續落成,為希望置業的市民提供逾五千九百個可負擔的單位。

專用安置屋邨

位於百和路、啟德第1E區1號用地、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古洞北新發展區及馬頭角的五個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正穩步推進,將合共提供超過一萬個單位。

我們亦受政府委託,重建三個位於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的市區寮屋區。三個重建項目將於二零二八年起分階段提供約八千八百個單位,進一步增加房屋供應。

長者房屋計劃

房協預視到人口老化帶來的住屋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早於二十多年前開展為中產長者而設的「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並於二零零三年及二零零四年分別推出將軍澳「樂頤居」及牛頭角「彩頤居」兩個試驗項目。年內,第三個項目 — 位於紅磡的豐頤居竣工,提供合共三百一十二個單位。「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另有三個新項目正在進行或規劃中,分別位於粉嶺、觀塘及筲箕灣。

豐頤居的現樓示範單位於三月開放,公眾反應熱烈,我們在兩個月內共接待逾九千五百名訪客參觀,收到超過八百七十宗新申請。

倡導「居家安老」及跨代共融

長者若隨年事漸高仍可住在本身熟悉的住所及社區生活,有助他們保持獨立自主,與社區聯繫和獲得幸福感。為此,房協竭力探索各種方案實踐「居家安老」,希望為個人及整體社會帶來比院舍照護更具成本效益及可持續發展的選擇。

「房協友里」跨專業團隊由社工、職業治療師和服務主任組成,致力推動租戶之間的互助網絡。年內,我們在各個出租屋邨舉行了超過四百場活動,促進居民之間的鄰里互助,同時推出兩項新計劃,透過設於乙明邨的共創跨代遊樂空間和服務,將年青一代和長者連繫起來,促進長幼共融。

為推動社區協作,我們於年內在「長者安居資源中心」設立「樂活安居生活實驗室」,是香港首個,且目前唯一一個獲歐洲生活實驗室網絡(ENoLL)認證的生活實驗室。年內,我們在推廣長者豐盛頤年方面的卓越服務亦榮獲「銀齡經濟及優質安老國際獎2022」的肯定。

聚焦可持續發展

為確保各個營運單位能以可持續發展為先,房協在企業層面成立了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負責統籌各方工作及資源調配,建立一個更集中和緊扣的可持續發展方針。年內,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就三大方向,即「可持續居所」、「低碳轉型」及「裝備未來」,規劃出相應措施,並將於日後陸續實行。

將智慧方案融入建築過程亦是達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年內,我們完成了一項可行性研究,將現時實施的數碼化功能,擴展成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除工地稽查及質量監控外,房協將可控的數碼化系統功能擴展至監管違規狀況、瑕疵與安全核查方面。所有新項目已正式採用全數碼工程監督系統。

物業管理方面,我們時刻想居民所想,致力維持一個可持續及環保的居住環境。年內,我們於樂民新村完成太陽能光伏板及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安裝工程。與此同時,勵德邨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授予嘉許,分別在營運管理和用材及廢物管理兩個範疇獲卓越評級,另外在場地方面則得到優良評級,足以反映即使各屋邨已落成多年,房協仍決心努力為居民提供可持續的居住環境。

財務狀況

我們的財務狀況維持穩健,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淨資產值為四百六十九億港元。然而,由於營運及投資環境極具挑戰,本財政年度錄得淨虧損十八億四百萬港元。雖然投資項目遇到短期波動,惟長期表現仍能抵禦風險,整體回報超過預期。

一起走過七十五年

為慶祝七十五周年,房協自二零二三年年初展開一連串精彩活動,今年稍後亦將陸續推出更多節目。為帶動慶祝氣氛,我們於二零二三年一月推出「萬家有禮迎鑽禧」消費推廣活動,與居民分享喜悅。透過此活動,我們希望刺激本地消費,答謝與我們風雨同舟數十載的所有居民及商戶。

房協各出租屋邨及辦事處亦因應周年誌慶添上新裝。在六位藝術家的支持下,房協於二十個出租屋邨推出屋邨視覺藝術計劃,與居民攜手利用環保或回收物料共同創作色彩繽紛的裝置,讓居民施展才華,體現可持續發展精神與藝術如何結合。

合作共贏

作為「房屋實驗室」,房協重視創新思維。為鼓勵同事由下而上提出創新意念,我們於二零二一年推出創新科技種子基金,激發員工提出由他們主導的創新科技方案。年內,三個項目經試行一年後,成功獲納入日常業務營運之中,另一個項目亦即將推出。

作為一間擁有七十五年歷史的機構,房協要努力不懈地貫徹創新向前。我衷心感謝監事會及執行委員會的委員過去一年的領導。另外,能夠和優秀的員工團隊並肩共事,令我感到無比自豪。他們不斷追求卓越,成為我們的成功關鍵。憑藉各房協委員及我們持份者的堅實支持,房協將繼續為各年齡層的香港市民創建更多可負擔及優質的居所。

隨著建屋高峰到來,我們的重要任務是成功及順利完成交付各個項目。我們期待這些項目的成果,與房協上上下下和香港市民攜手邁步前行,一同實現目標,見證「創建宜居‧永續共融」的願景。

signature

陳欽勉

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
二零二三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