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樂先生
SBS, JP
房協於一九四八年成立之初, 經歷香港民生凋敝, 多年來亦見證著不少危機和挑戰,一直肩負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使命。
回首去年,由中美貿易戰、社會事件,以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我們經歷的危機接踵而至。當中新冠肺炎疫情更肆虐全球,導致各地業務停頓,供應鏈中斷,所引發的各種挑戰乃前所未見。
在這個時刻,齊心合力衝破逆境,讓香港這個家園重拾正軌至關重要。房協早於二零一九年十月已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向轄下商戶和出租屋邨住戶提供多輪合共二億四千萬港元的租金寬減,與市民共度時艱。同時我們亦放寬「租金援助計劃」的申請資格,讓更多有短暫經濟困難的租戶獲得適切支援。
儘管租金寬減措施將大幅降低房協的整體收益,並很可能令出租屋邨的營運預算出現赤字,但在這個艱難時刻與市民攜手並肩,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房協更發起募捐計劃,透過支援食物銀行及受疫情影響的住戶,為有逼切經濟困難的市民解決燃眉之急。計劃由機構及高層管理團隊以一對一的配對方式進行捐款,令籌集所得的善款得以倍增。
與政府攜手 回應市民住屋需求
作為政府的緊密合作夥伴,房協與政府攜手合作發展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為受政府的發展清拆行動或市區重建計劃影響的合資格市民提供豁免入息審查的安置單位。
四幅預留作興建專用安置屋邨的用地均漸見雛形。位於粉嶺百和路的項目現正進行地基工程;而位於洪水橋、古洞北及啟德發展區的三幅用地亦正進行相關的批地程序。對這四個項目,我們翹首以待,預計在二零二四年至二零二九年間將提供約三千八百個出租單位及四千四百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確保現有房屋資源得以善用
房協致力興建優質房屋,以滿足市民與日俱增的住屋需求,然而土地短缺是我們所面對的主要挑戰。作為香港的「房屋實驗室」,我們會鍥而不捨探索更多可行方案,協助增加房屋供應。
去年,房協推出了兩項透過善用現有房屋資源以增加住屋供應的新計劃。其中經優化後的「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 — 出租計劃」,容許房協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合資格的資助出售房屋業主,在未補價的情況下,將個別房間或整個單位出租予輪候公屋申請人,市場反應熱烈。截至二零二零年五月底,我們分別接獲三百多宗及五百多宗來自業主及租客的申請,並錄得約十宗的租務交易。
「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是另一項善用現有房屋資源的創新方案。計劃讓合資格的長者業主可在未補價的情況下出售其原有資助單位,再在房協或香港房屋委員會的第二市場選購面積較小的資助出售單位。此舉一方面讓長者業主無須支付高昂補價金額,選購一個面積較原先單位細小但更切合他們需要的資助出售單位,另一方面可騰出原有的單位予人口較多的家庭,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流通性,優化房屋資源的運用,創造多贏局面。
除了善用現有資源外,房協亦利用「一地多用」的模式增加長者房屋的供應,即「混合發展模式」。此模式於出租屋邨及專用安置屋邨項目內,預留部分單位作長者房屋,在無需另覓新用地或建造新樓房的情況下,亦能滿足樂齡人士的住屋需要。這個概念已在房協數個正在籌建或發展中的項目中實踐,其中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項目將設有四十八個長者單位,而百和路專用安置屋邨用地亦將提供二百六十個「長者安居樂」單位。
提供社會房屋 支援有需要人士
近年,房協積極協助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 以回應市民對中短期住屋的殷切需要。二零一八年,房協在漁光村推出首個「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計劃,為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人提供短期居所。自計劃推出以來,已經有二百五十多個家庭成功入住。
於二零一九╱二零年度,房協在觀塘花園大廈第二期推出另一個過渡性房屋項目,模式與漁光村的「暫租住屋」相同,利用有待重建的屋邨單位提供過渡性房屋,以達致房盡其用。屋邨內已有二十多個空置單位經翻新後用作過渡性房屋。隨著該屋邨的單位已停止再作編配,可用作過渡性房屋的單位數目將陸續增加。
房協並正與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另一個「暫租住屋」項目 - 「策誠軒」。該項目在相關協議及合作條款經敲定後,已隨即於二零二零年五月接受申請。
而由於仍有不少生活匱乏及居於惡劣環境的社群有迫切的住屋需要,「暫租住屋」將繼續是我們一個重要的社會項目。
「居家安老」 關顧長者
作為本港發展長者房屋的先驅,房協多項為長者而設的房屋項目及支援服務計劃,被譽為真正能達到「居家安老」的目標,當中包括為出租屋邨長者而設的「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為中等收入長者而推出的「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以及為「雋悅」住戶而設的「雋逸生活」計劃。
為評估各個計劃對長者在暮年健康生活及「居家安老」方面的實際影響,房協委託了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關於「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及「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的研究已於二零一八年完成。研究結果顯示,兩項計劃均能達致「居家安老」的目標。
而第三項即最後一項對「雋悅」所進行長達三年的追蹤研究,亦已於本年度完成。研究結果與早前兩項評估互相吻合,顯示「雋悅」住戶在身心健康及生活質素方面均能保持良好狀態。這與普遍預期年屆七十至八十多歲的長者大多出現身心健康逐步衰退的情況迥然不同。
這更讓我們深信一個對長者友善的生活環境, 加上適切的支援服務,能令長者樂享頤年。考慮到以上計劃所帶來的深遠裨益,房協期望進一步推廣及繼續推行相關房屋模式,並配以健康及社區照護服務,務求滿足樂齡人口在住屋及護理方面的長遠需求。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構建美好香港
七十二年前,房協成立的唯一使命是讓香港市民安居樂業。時至今日,我們初心依舊, 使命如一,並走得更遠。我們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臨時居所,為學生提供獎助學金,並為援助長者及弱勢兒童的計劃提供資助。我們的義工團隊更一直積極於全港各區參與前線多項社區活動。
去年,房協再下一城設立了「房協獎學金同學會」,旨在凝聚年青力量,回饋社會。同學會是為房協獎助學金得獎者而設的交流學習平台,提供了培訓、義工服務、實習以及職業發展機會。於二零一九╱二零年度,房協為會員舉辦了多項服務長者及弱勢社群的活動,期望透過培育及支持年輕新一代,為香港奠定鞏固基礎,創建更好未來。
檢討企業管治 尋求最佳實踐
為了評估房協在執行使命方面的效益,我們在今個年度進行了企業管治檢討,重新審視雙層董事會架構、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的角色與職責、各委員會的組成,並檢視有待改善的範疇。檢討結果令人鼓舞及欣慰,當中反映出房協委員充分認同房協的使命、願景及機構原則,同時確認房協現行的管治架構恰當合宜。
這次檢討中提出了若干提升企業管治的建議,並獲得我們一致認同,包括加強監事會與執行委員會之間的協調;為委員的年齡與性別組合尋求更佳的平衡,以及為委員提供更多參與機會等。
致謝
我們深信每個危機都會帶來破舊立新的機遇和視野,正如年內我們所經歷的,不但賦予我們尋求創新應變的機會;更讓我們在面對讓全球束手無策的疫情上,上了寶貴的一課。更重要是這次危機團結了香港市民,在逆境中得以互相扶持。憑著這份「獅子山精神」以及「凡事皆可行」的積極態度,我們定能披荊斬棘,迎難而上。
在此,我衷心感謝所有持份者在這個嚴峻時刻給予房協堅定的支持。同時我謹向監事會、執行委員會及其他委員會委員致以由衷謝意,他們積極給予寶貴的專業意見,令房協的工作增添價值。另外,我亦十分感激管理層同事,尤其是前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黃傑龍先生,其無懼險阻以及出色的領導能力,帶領著團隊在過去歲月中走過高山低谷。最後,我深深感謝每位並肩同行的員工,有賴你們的不懈努力,令房協能夠創造更多成功的故事。
陳家樂 SBS, JP
主席
二零二零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