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欽勉先生
七十二年前,香港處於百廢待興及建設家園的年代,房協於當年成立,正為回應時代挑戰。在我接任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之際,這個大半世紀前標誌著房協使命的景象,活現在我腦海。面對香港目前的特殊時刻,我們堅守崗位,承傳使命。
七十多年以來,我們跨過許多挑戰。縱使過去一年出現的危機及其帶來的影響皆前所未見,我們會一如以往,勇往直前。房協立足於房屋發展,放眼未來,我們決心跨越各種困難和未知之數,矢志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質的房屋服務。這份願景和現正肩負的工作重任,讓我們以更堅定決心向前邁進。
今年一月,我們啟動「業務緊急應對計劃」, 確保機構業務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有效運作。我們制定了靈活的工作安排,並全面加強衞生和清潔工作,以保障員工的安全及防止病毒的社區傳播。我們亦增撥資源於出租屋邨、長者房屋及所有其他物業加強清潔消毒的工作。
就此,我要感謝所有前線工作人員,尤其是負責物業管理及衞生服務的同事,他們在疫情下日以繼夜並保持警覺地執行職務。我同樣為我們時刻兢業和盡心服務的專業團隊感到自豪。與此同時,我亦特別感激高層管理團隊與主席及本人一起,捐款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人士,以行動實踐房協造福社群的精神。
迎接挑戰
多年來,我們建立了優質居所和開創性項目的機構品牌,當中包括出租屋邨、資助出售房屋、長者房屋及過渡性房屋等標誌性項目。在鞏固品牌方面,房協致力以最佳標準建屋,並以創新的房屋方案回應市民與時並進的住屋需要。我們將探討更多長遠發展的新業務,並善用新科技提升顧客體驗和內部工作流程。
在實踐使命的過程中,我們作為香港的一份子,須要面對尋找合適土地資源的挑戰。感謝政府視房協為緊密的合作夥伴,提供土地讓我們發展公營房屋。在不斷尋找新發展用地的同時,我們亦制訂策略,進一步善用現有的土地資源及為社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房屋項目。有關計劃將在下文詳述。
興建專用安置屋邨 協助城鄉新發展
發展專用安置屋邨是房協未來發展的重點策略之一。政府當局正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增加土地供應,以解決本港中期及長期的房屋需求,當中包括在新界規劃和開拓新發展區。在執行過程中,原區居民的安置問題必須妥善處理,為此,政府委託房協發展專用安置屋邨,為受政府的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居民提供免入息審查的安置單位。我們早前已在粉嶺、洪水橋及古洞北一帶開展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的相關工作。
上述提及的專用安置屋邨項目均位於新界。有關的清拆行動主要涵蓋分布在一些低密度及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上的住宅╱非住宅建築物,以便推展具全面規劃及完善基礎設施的新發展項目。這種發展模式正擴展至市區,以提升土地的運用和活化舊區。我們已開始在新落成的港鐵啟德站毗鄰,興建首個市區專用安置屋邨。如有其他合適用地,我們將會發展更多同類型的市區項目。
重建出租屋邨 善用地積比率
正如本港其他住宅樓宇,我們的出租屋邨亦陸續出現老化情況。為配合住戶的日常及與時並進的需要,這些舊屋邨必須適時進行大型復修或更新工程。保養維修這些舊屋邨所需的資源龐大,因此長遠而言,重建是一個更合乎可持續發展的選項。建於六、七十年代的出租屋邨的地積比率普遍較低,並只配備一些基本配套設施。全方位的舊邨重建方案可理順土地規劃及增加發展密度,以至在公營房屋的單位數量、質量和種類各方面皆可改善。以明華大廈重建項目為例,整個項目完成後可提供三千九百個單位,較原有單位數目增加超過百分之二十五。
釋放現有房屋資源
為加快短中期的房屋供應,我們以善用資源的策略,令現有土地或房屋資源得以發揮最佳效用。這個概念已實踐在漁光村和觀塘花園大廈二期的「暫租住屋」,當中有待重建的空置單位,經翻新後用作過渡性房屋,為有需要家庭提供短期居所。
另外,我們將善用乙明邨內尚餘的地積比率, 興建一棟約六十個單位的長者房屋,主要為出租屋邨長者寬敞戶提供多一個選擇。入住這些備有長者友善設計的新單位的長者,將享有終身免租優惠,其騰出的較大單位則可編配予有需要的家庭。
同一策略亦應用於另一計劃,為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提供渠道,釋放現有房屋資源。「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經優化後,容許擁有資助出售單位業權達十年或以上的業主,在未補價的情況下,將整個單位或個別房間租予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
而「長者業 主樓換樓先導計劃」則適 用於擁有資助出售單位業權滿十年或以上的長者業主。他們可以在未補價的情況下,於第二市場出售其原有單位,繼而購買一個面積較小的單位。計劃為長者業主提供多一個選擇, 讓他們可購買一個更切合其需要而面積較小的單位,騰出其原有面積較大的單位,讓合資格的家庭改善居住空間。
建設有利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房屋
除了善用土地資源外,興建可持續發展的房屋亦是房協的一個重點發展策略。我們認為,建造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房屋項目,與社會、環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重要。
在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房屋設計能否切合市民的生活需求, 尤其是部分人士的特別需要。就此,我們在發展中的出租屋邨項目內,將部分單位加入長者友善、通用或具彈性設計的元素。以明華大廈重建項目為例,約百分之三十的單位將加入長者友善、無障礙或可改動設計的功能,讓住戶在不同人生階段及自顧能力的情況下,都能夠舒適地生活。我們將繼續努力, 在未來的房屋項目中增加長者友善的設計和設施,推動「居家安老」。為此,我們現正進行一項關於長者友善房屋設計的研究。
至於資助出售房屋的設計和功能,我們會盡力確保提供的單位長遠來說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配合。每個家庭的人口均有可能隨時日而增長,因此面積過小的單位不能滿足長遠需要,而舒適的居住環境對市民至為重要。目前香港家庭住戶平均人數為二點七,按此標準,我們未來推出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將會以兩房單位為主,配以數目相對較少的一房和三房單位。
同心建設
今年我們面對著嚴峻挑戰和巨大變化,但我們會堅守建設優質居所和構建和諧社區的使命和理念。我們擁有一支專業且滿有韌力的優秀團隊。作為「房屋實驗室」,我們會運用想像力應對挑戰,透過創新方案及新科技進一步推進工作和服務顧客。我們更會堅守信念,謹守價值,迎難以上。
我謹此就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給予的指導、各委員的支持,以及同事們的忠誠及辛勤工作,衷心致謝。希望藉著這份年報,讓所有持份者和讀者進一步理解我們為社會建設優質、宜居和可持續發展的房屋的使命和工作,並分享我們對於更好未來的信念。
陳欽勉
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
二零二零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