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

香港房屋協會在過去75年,一直擔當房屋實驗室的角色,致力配合香港市民在不同年代的房屋需求,提供適切而可負擔的居所,冀望「創建宜居永續共融」。
陳家樂 SBS, JP
主席
對於能夠獲選為房協主席,我深感榮幸,並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與房協監事會、執委會,以及管理層繼續同心為香港市民提供適切的房屋及服務,延續建屋惠民的使命。

由1948年成立至今,房協已發展了100個項目,提供的居住單位超過74,000個。與此同時,作為香港「房屋實驗室」,房協緊隨時代步伐,自行推出或與政府合作推行嶄新的提案,以解決不同的房屋需要。這個創新求進的理念是我們業務發展的基石。

回顧香港房屋發展與歷史的關係,可追溯至1945年。當年香港經歷日軍侵佔,飽受戰火洗禮,百廢待舉。在當時的60萬人口中,每4個便有一個無家可歸,其餘的亦生活在不同程度的困苦之中。其後,大量難民湧到香港,令香港的房屋問題更加嚴重。當時並沒有任何政府房屋計劃,更遑論房屋資助(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屋宇建設委員會於1954年成立)。幸好一群熱心的社會人士,願意獻出他們的時間及專長,協助有需要的人士。1948年,他們得到倫敦市長「空襲救災基金」的14,000英磅捐獻,成立了一個非牟利機構,協助有住屋需要的市民。這個機構就是現在大家認識的香港房屋協會,也是香港第一個非政府的房屋機構。 

近年,香港面對人口老化,房協開展了不同的長者房屋項目,為各社會及經濟階層的長者提供安樂窩。房協於早年興建的出租屋邨亦面對人口及樓宇老化的情況,因此我們推出「樂得耆所」計劃,協助長者租戶居家安老,並為我們的高齡屋邨進行大型改善工程,以及透過混合模式逐步重建舊屋邨。未來,發展長者房屋及重建屋邨將會繼續是房協的核心業務。另外,我們亦會積極探討不同的過渡性房屋方案,希望協助現時正在輪候公屋而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

大半世紀以來,房協在穩健的管治架構和強大而高效率的管理隊伍支持下,秉承社會使命,積極面對各種挑戰。回顧過去75年,房協默默耕耘,盡力為社會有需要的市民解決住屋問題。歲月的磨鍊更穩固了我們的基礎和增加了我們的信心,為香港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希望你能透過瀏覽本網頁,加深對香港房屋協會的了解。
Back to top